一、路徑的兩種表示方法
一種是從根目錄開始,稱為絕對路徑,一種是從當前目錄開始,稱為相對路徑。
二、Linux中的常用命令
1. 查看當前目錄命令 pwd
執行pwd命令,系統顯示當前目錄
2. 切換目錄 cd
cd +空格+目錄名 切換到該目錄下
cd +空格+ . 切換到上一級目錄
cd+空格+ .. 切換到當前目錄的父目錄下
3. 顯示目錄或文件信息命令 ls <注:以下ls 后加的選項前都加空格>
ls +a 顯示所有的文件或目錄
ls +l 以長格式顯示文件信息
ls +t 將結果按修改時間進行排序,新的文件或目錄排在前面
ls +R 如果目錄下有文件,則列出目錄下的所有文件
4. 文件內容查看和連接命令 cat
cat +[選項] + <文件1> + <文件2> .....
該命令將幾個文件的內容連接后顯示在屏幕上
[選項] 有下面幾種形式:
-n 對內容進行按行編號輸出
-b 與上面的-n相似 只是對於空行不進行編號
-v 顯示不可打印的字符
5. 文件復制命令 cp
cp [選項] <源文件或目錄> <目標文件或目錄>
該命令用於把一個文件拷到另一個文件或將多個文件拷到一個目錄下
[選項] 主要有:
-r 若源目錄下還有文件或目錄,則都拷貝到目的文件或目錄下
-f 若目標文件下有同名的文件,將它刪除再將其拷貝到目的目錄下
6. 文件刪除命令 rm
rm [選項] <文件或目錄>
該命令可以刪除文件或目錄
[選項] 有以下形式:
-i 刪除時會詢問是否刪除
-r 若目錄非空,則將刪除目錄下的所有文件
-f 強制刪除
7. 移動或重命名文件命令 mv
mv [選項] <源文件或目錄> <目的文件或目錄>
[選項] 如下:
-i 移動前先詢問
-f 強制移動,若目的文件下已經有該文件,則會覆蓋
例如:mv cgh.c pgh.c 將cgh.c重命名為pgh.c (cgh.c已有)
8. 創建目錄命令 mkdir
mkdir <目錄名 > 創建該目錄
9. 刪除目錄命令 rmdir
rmdir [選項] <目錄名>
-r 刪除目錄
-ir 詢問是否刪除目錄內的文件
-fr 關閉提示 刪除目錄
10. 查看網絡是否連通 ping
ping + 你想查看的電腦的IP地址
當連通時你可以看到屏幕不斷顯示對方電腦的信息 Ctrl + C 可以終止
11. 查看電腦信息 ifconfig -a
該命令可以查看自己電腦的IP、 掩碼 、廣播地址等信息
12. 文件打包命令 tar
c 打包 x 解包 v 顯示打包解包過程 f 后必須緊跟打包名 z 打包格式
例:tar -cvf qwe.tar cvt 該命令是將cvt目錄打包成名為qwe.tar的包,並且顯示打包過程
13. 壓縮 zip
zip -r <壓縮包名> <要壓縮的文件或目錄>
unzip <要解壓的包名>
以上即是我在學習Linux自己總結的一些命令,可能不是很全面,希望大家糾正及補充。
本站转载的文章为个人学习借鉴使用,本站对版权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隐私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