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來關於漢語
正方認為我泱泱大國、人才濟濟,應當有自己語言的編程,當舉全開發界之力力挺到底……;反方則認為漢語編程沒有自己的語法和模式,單純的翻譯還不如原來的英文,虛吹概念勞民傷財……其實無論是褒或貶,之所以會引來這么多的爭論,完全是因為“漢語”二字。國內又有哪個開發者不希望有真正的民族的東西呢?只不過個人理解不同、表達方式不一罷了。亦或者曾有的漢語編程傷了他們的心,他們不願意再相信而已。已有近二十年開發經驗、藍星際公司創始人之一朱東寧就是反方中的一位。(文中觀點均為朱東寧提供)
他認為漢語編程進入了死胡同,沒有任何前景。一是因為沒有真正的需求,二在形式化上是一種倒退。
一種新事物的出現,包括編程語言,都應當有自己的定位和需要解決的問題。朱東寧以Koodoo語言為例(他是Koodoo語言的主要設計者和開發者)。當初對Koodoo語言的定位很明確,就是為了解決CTI領域的問題。對於語音系統來說存在多通道並發的問題,傳統的解決方法就是狀態機,對語音系統的開發人員實在太麻煩了。Koodoo的定位就是摒棄狀態機,創造一種運行在單獨通道上的高級腳本語言,給語音系統的開發帶來了開發效率上的飛躍。
正因為有所定位又能夠解決實際問題,Koodoo語言才有生存和發展的空間和土壤。“但所謂的漢語編程或中文編程,它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呢?
談到漢語編程所帶來的語言和表達上的優越性,朱東寧認為在人工智能方面研究開發機器對漢語自然語言的理解,甚至編程方面對英文資料的翻譯和漢化的確很有意義,但這並不屬於漢語編程的范疇。
從形式上講,編程語言進化到現在,已經有一套以英文關鍵字為特征的符號系統。全世界的程序員從熟悉一種編程語言到學習另外一種編程語言,至少從語法上所花費的功夫不是太多,漢語編程的出現反而為此帶來了困難。
再者,符號和表達已經約定成俗,就像現代數學的代數符號。在清朝末年引進現代數學的時候,沒有采用全球標准的符號體系,仍采用漢字表示方法,我們看到的就是諸如“今有式 二天⊥三地T人 = 四五”(⊥是'上'字缺一點,'T'是下字缺一點,是漢字符號。這表達式就是方程2x + 3y - z = 45)這樣的天書,極大地阻礙了我國數學的發展。直到辛亥革命(1911年)之后,這一表示方法才廢棄不用。漢語編程類似漢字代數表示法,是一種落后符號系統,不便於理解,更不便於交流。
“這是一種保守的思潮。我對打民族牌,一味強調‘中國特色’是持反對態度的。在科技領域,閉關鎖國的義和拳精神最要不得。”朱東寧說。“很多國人分不清楚文化和科學,我們固然要保留自己的文化特色,但科學是沒有國界的,科學(包括計算機科學)的進步是全人類努力的結果。”
末了,朱東寧補充說,“通過這次爭論,我看到即使在知識水平相對較高的程序員團體中,科學素養仍然不夠,科學精神仍然缺乏。”
本站转载的文章为个人学习借鉴使用,本站对版权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隐私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